近年来,临泉县扎实推进招标投标领域信用体系建设,积极通过信用评价、奖优罚劣、协作联动、信息公开等改革举措,构建以信用为基础、衔接标前标中标后各环节的新型管理机制,进一步规范招投标市场秩序,营造诚信守法的招投标市场环境。
一是强化信用承诺功能。大力推行投标信用“承诺制”,投标人、招标代理机构及评标专家,以规范格式作出信用承诺,约束自己行为。投标人在投标文件中对资信等作出承诺,无需再提供营业执照、财务状况等相关证明材料,切实减轻投标人的负担。
二是强化信用联动机制。以信用作为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重要因素,招标文件嵌入信用评价指标。评标委员会通过信用中国、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等方式查询投标人信用信息,应用房建、交通、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公布的信用评价结果,对信用违约记分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,不得参加投标。积极应用“信用中国”失信被执行人查询结果,投标人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,不得参加投标。同时,及时依法开展信用修复管理、查询工作。
三是强化信用信息公开。全面公示“无重大违法记录声明函”、“中小企业声明函”、“残疾人福利性单位声明函”等投标信用承诺,做到“应公开尽公开”,让信用承诺在阳光下全面接受监督。动态公开公共资源交易行政监管信息、奖励处罚信息及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情况。今年以来已公开有关行政监管信息12条,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抽查结果情况通报9条。
四是强化信用评价奖惩。对于信用评价良好的交易活动当事人,可享受优先办理项目登记、简化交易程序、年度评价予以信用加分、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、选择信用较好的中介机构、评标专家优先续聘等激励措施;实行信用信息分级分类管理,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;对违法失信、风险较高的市场主体,依法依规实行严管和惩戒。